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源发现 > 资源推荐 > 新刊推荐
李娟:阿勒泰的精灵(2024/11/12)
发布时间:
  期刊架位号[7150]文/宋经纬
  电视剧《我的阿勒泰》火了,剧中广阔美丽的北疆风光,治愈了无数观众,同时也掀起了一股“阿勒泰”热潮。
  原著作者李娟也火了,这位原本形迹隐秘、长久生活在自我天地的“阿勒泰的精灵”,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:李娟是谁?她是如何实现当代文学奖的“大满贯”的?又是如何找到人生追求的?
  现实中的李娟,坦荡、明亮,同时又内敛、倔强,她或许不能完全解开都市人的焦虑,但她的故事就像一股清冽的风,把阿勒泰般的美好和神奇带给深陷困惑中的人们。
  学不下去就去写作
  1979 年,李娟出生在新疆,童年时期的她长期辗转于新疆四川两地,颠沛的生活让她从小就没有什么安全感。
  上学以后,因为成绩太差,李娟总是被区别对待。放学路上她会被男同学欺负,回到家里又常常被后爸呵斥、辱骂……但好在阅读为她打开了一扇治愈的窗。她说:“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,只对我一个人耳语。”
  毛姆说:“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。”李娟忘我地在报摊、图书角、旧书堆的书海中畅游,阅读与写作的种子就此种下。
  说来好笑,让李娟真正走向写作的契机是因为高中辍学,而书念不下去的原因是英语考试前小抄找不到了。“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。”李娟说。当时她妈妈过得比较难,学校要交90元钱的阅卷费,但当她坐了好久的车找到妈妈去要这笔钱的时候,妈妈却说:“给老师说一下,缓一段时间再交。”
  那个瞬间,敏感脆弱的少女之心彻底爆发:“都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姑娘了,怎么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老师说这样的话,还上什么学呀?!”于是留下一封信,李娟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学校。
  她的“阿勒泰宇宙”
  离开学校,李娟跟着母亲收废品、做裁缝、卖杂货,但她们的生意并不好,只好进入山野,跟着哈萨克族牧人转场。
  在阿勒泰山区,她们卖小百货、种葵花、养鸡鸭,还到森林里捡木耳。李娟也曾到乌鲁木齐打工,将近20 岁时,她开始业余写作和投稿。
  阿勒泰的美好生活,是李娟的宝库,也是她的万花筒。她透过万花筒看世上悲喜、人间善恶,她乐意把这些感悟拿出来与人分享。
  那些漂亮的句子,像山间的清泉,无比畅快地从她的笔尖流出。
  “自由一旦漫开,就无边无际,收不回来了。常常是想到了最后,已经分不清快乐和悲伤。只是自由,只是自由。”
  “那些云,大小相似,形状也几乎一致,都很薄、很淡,满天都是——这样的云,哪能简单地说它们是‘停’在天空的,而是‘吻’在天空的呀!它们一定有着更为深情的内容。”
  “没有月亮,外面漆黑一团。但星空华丽,在世界上半部分兀自狂欢。星空的明亮与大地的黑暗断然分割。”
  李娟笔下的阿勒泰,空旷、辽远、美好,带着一丝梦幻,爬上人们心头,成为读者心中的乌托邦。如果问阿勒泰之于李娟代表着什么,她的答案并不是“创作源泉”。对于长期生活的地方,阿勒泰早已成为李娟的精神家乡。她从不浪费一滴生活,要把所见的、所悟的打包储存,将这些记忆在她的角落里缓缓流泻在纸上。
  从2000年开始,李娟陆续创作出版了散文集《九篇雪》《阿勒泰的角落》《我的阿勒泰》《羊道》三部曲、随笔集《记一忘三二》等,并且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、茅台杯人民文学奖“非虚构奖”等在内的多个奖项。
  留在南京的一段爱恋
  她文字里也不常是美好,藏在记忆里的忧伤也是迷人的,那是关于爱情的片段。
  《我的阿勒泰》中,李文秀遇到了巴太,现实中,李娟也遇到了那个“巴太”。“麦西拉就像国王一样。他高大、漂亮,有一颗柔和清净的心,还有一双艺术的手,我出于年轻而爱上了麦西拉,可那又怎么样呢?在漫长的岁月流淌中,他始终是我的国王!”
  暗恋何尝不是一种浪漫。阿勒泰的无边旷远,也成为李娟追求爱、追求自由的最大底气。
  30 岁之前,李娟一部分时间住在阿勒泰,另一部分则在乌鲁木齐、杭州、南京等各大城市打工。在工作中,李娟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,也遇到了爱情。“谈恋爱真好,谁见了都夸我男朋友长得帅,太有面子了。而且他每次来看我的时候,都会给我带一大包吃的东西。”回忆起与卡车司机恋爱的日子,她十分甜蜜地写道。
  李娟在南京也曾有一段情感故事,那是发生在她从机关辞职以后,她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到,辞职后去了南京。终于在29 岁的时候,李娟总算遇到了一场真正的恋爱,为时1年。
  “那真的是真正的恋爱!还一起看电影呢,还牵手逛街……可惜,这世上总是有那么多‘可惜’。不提也罢。如今倒是不后悔分手,只后悔当我们还在一起时,没能对他更好一些。”她说。
  然而幸福好像都是短暂的,她也安慰自己,生活在一边抛弃,也在一边继续。至少,她学会了换挡与辨别柴油车和汽油车的引擎声。
  越长大越强大
  人的情感总是相通的,读李娟的文字,总会被那股强大的自由气息所动容,再艰难的生活,都要刷出一丝光亮来。
  生活在都市的人们,总是深陷各种焦虑之中,如何摆脱这些焦虑?如何找回属于自己的松弛感?在一次户外访谈的直播中,李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  随着年龄的增长,李娟感觉自己变得更强大、更加自信了。在许多人感叹过去有更好时光的时候,她却觉得现在比过去好。
  她说:“你不困在这里就是那里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,没有人真的一帆风顺,每个人都有他的痛苦难以摆脱,我是困在记忆里,但过去的事总是在折磨我。这个不应该是鸡汤,我们生而为人,不可能自由自在。”
  如果一味地去寻找自由,也同样会陷入纠结的漩涡。不如就向剧中的李文秀学习,“去爱,去生活,去受伤”,在这个过程中,一点点积累能量,直到它足以抵御生活的风暴。
  李娟说,她也曾是一个讨好型人格,那是对当初柔弱的自己的一种保护。而现在有了作品,能自给自足后,自然也能更好地生活。人们往往迷恋贴近土地的真实样貌,海德格尔说:“人生本质是一首诗,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。”李娟不能给所有的人一个建议,多去感受,少想一些,就是对自我的“松弛”。
  她说:“世界就在手边,躺倒就是睡眠。”
  (摘自现代快报网)(责任编辑 辛彩霞)

  (现代妇女2024年9期 [7150])